yh86银河国际

yh86银河国际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咨询热线0791-86538688
  • 电话 :0791-86538688
  • 传真 :0791-86538688
  •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丰和中大道456号南昌城投大厦19层
行业新闻

住建部刚刚发文:建设工程企业资质证书有 效期统一延期至2022年12月31日 !无需换领证书

1.jpg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各省 、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委,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有关中央企业 :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 务院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部署要求,进一步深化建筑业“放管服”改革 ,减轻企业负担 ,结合建设工程企业资质改革工作安排,现将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延续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一、我部核发的工程勘察 、工程设计、建筑业企业 、工程监理企业资质,资质证书有 效期于2021年12月31日至2022年12月30日届满的,统一延期至2022年12月31日。

二、上述资质有 效期将在全 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自动延期,企业无需换领资质证书,原资质证书仍可用于工程招标投标等活动 。

三、企业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建设工程企业发生重组 、合并、分立等情况资质核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市〔2014〕79号)申请办理企业合并 、跨省变更事项取得有 效期1年资质证书的,不适用前述规定,企业应在1年资质证书有 效期届满前,按相关规定申请重新核定。

四、地方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核发的工程勘察 、工程设计、建筑业企业、工程监理企业资质,资质延续有关政策由各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确定,相关企业资质证书信息应及时报送至全 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

2021年12月13日

(此件主动公开)

抄送:国 务院有关部门建设司(局) 。

图片

截至目前,已有六大资质标准发布 ,明确了对注册人员和职称人员的数量要求 ,基本上都对人员要求放宽了。



1

11月5日,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取消丙级资质,乙级资质人员数量要求降低,与原管理办法相应丙级资质zui低人数要求相一致。

1压减资质等级

按照国发〔2021〕7号文件有关要求,将资质等级由甲乙丙三级压减为甲乙两级。

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分为甲、乙两个等级。

2由原来5个资质类别整合为3个资质类别

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的类别包括地质灾害评估勘查设计资质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资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资质。

3调整资质标准

修订后的甲 级资质技术人员数量要求与三个管理办法基本一致,保持标准不降低;

修订后的乙级资质技术人员数量要求与三个管理办法相应丙级资质zui低人数要求相一致 ,保 障小微企业进得来。

乙级资质人员条件:

申请地质灾害评估勘查设计资质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资质的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总数不少于10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不少于3人 ;

申请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资质的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总数不少于20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不少于5人。

4减少资质证书变更事项

不再区分资质证书正副本,统一为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证书。删减了法定代 表人 、技术负责人、单位地址等证载内容,上述内容发生变化时,不需要变更资质证书 ,减轻单位负担 。



2

2021年6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测绘资质管理办法》和《测绘资质分类分级标准》 ,2021年7月1日开始执行 。

取消测绘资质对注册测绘师的要求,与职称挂钩。

没有测绘专业高级职称的注册测绘师可以计入中级测绘专业技术人员 。



3

《社会消防技术服务管理规定》已经2021年8月17日应急管理部第27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11月9日起施行。




4

《公路养护作业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已于2021年8月25日经第22次部务会议通过,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




5

11月2日 ,住建部发布关于征求《工程造价咨询业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对《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管理办法》和《注册造价工程师管理办法》进行了合并修订。



6

11月2日,据司法部官网显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拟修改《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 ,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建筑业企业资质新标准如何出台,企业如何应对 ?

去年年底 ,住建部发布了 。

1、为什么资质改革政策至今未出?

资质是建筑业的准入门槛 。门槛的高低,决定了有多少人能走进房间“分蛋糕” 。

门槛高,进入的人就少 ,房间内的“老玩家”就轻松 ,分到的蛋糕量越多 ;

门槛低,涌进的人自然大大增加,竞争激烈,能分到的蛋糕有限,甚至“吃不饱” 。(尤 其在大环境变化,市场预期不强的背景下。)

此次资质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降低准入门槛” 。影响范围之大是空 前的,影响之深远可能也是chao出大家想象的 。2010年底,全 国有活动记录的施工企业有70061家;2020年底,这个数字已达到11.6万家(其中92%左右是二 、三级资质企业)。

因此难度之大是必 然的。

2、现在升资质合不合算?

高 等级资质是无形的VIP卡。特 级资质、一 级资质,在竞标时有巨 大的优势。

根据中建协官方统计,2018年底全 国有特 、一 级资质企业6782家,仅占全 国有资质企业总数的7.11% ,创造产值却占到建筑业总产值的62.32% ,新签合同额占到全行业的70.33%。(2019、2020年相关数据未公布)

因此大家都挤破头去升一 级、特 级资质。资质改革后 ,这些企业可承揽业务范围不受限制,受捧热度必 定大大提 升 。

资质改革后:

1、原10个专业的特 级资质调整为施工综合资质,可承担各行业 、各等级施工总承包业务;

2  、原一 级资质改为甲 级资质,在本行业内承揽业务规模不受限制。

再回到第 一个问题,特 级资质企业承接业务不受限 ,表面上看对这些企业是大利好,实际上未必 然。过去辛辛苦苦拿到1项特 级或多项特 级 ,才能在对应行业实现“承接业务自由” ;以后只要有1项特 级,就能在10个行业里参与竞标。

这就意味着10个行业对所 有特 级企业放开 ,面临的竞争必 定更充分 。目前占优势的行业或项目,以后未必有百 分百把握中标。换做是你,是支持调整还是愿意保持现状  ?

3、关于三级资质企业

门槛降低后 ,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出现大量新申请资质企业进入建筑市场。对于存量三级资质企业而言,将不得不面临以下几个局面:

1)竞争加大,承接项目难了

2)行业同质化加剧,优势不易凸显

3)zui低价中标或回归,利润降低

针对这3点 ,建议大家做好规划,提前应对即将到来的行业变革大潮。至少有三点需要立即着手去做:立足差异化(做专做精)、业务广撒网(向房建市场之外拓展) 、管理数字化(流程规范化,以管理促效益) 。

对行业的深远影响

shou先,行业生态改变。目前的行业结构呈“金字塔”型 ,特、一 级企业牢牢占据顶端  ,二级、三级企业居于其下,在资质标准限定范围内承接业务 ;改革后资质等级缩减为综合、甲 级、乙级 ,更加扁平化 。

虽然总的数量没有变化,但是乙级企业在行业内占比将达到90%以上,并且这11万+企业在本行业内可承接工程范围一致。

其次,升资质难度或降低。住建部的通知提到,除综合资质外,其他全 部下放至省级及以下有关主管部门审批。也就是说,以后甲 级(一 级)资质审批将下放至各省级住建部门审批 。

此项调整 ,对现有的二级资质企业是大利好,升甲 级(一 级)资质的难度或降低!

第三,各省建筑业综合实力或许有大变动。上面提到甲 级资质审批权下方各省 ,而各省为拉动GDP、保就业,都在出台政策扶持建企做大做强,特别是各省市龙 头建筑企业。

几个建筑大省已经对不同企业的定位有了清楚地表述:

扶持综合、甲 级资质总承包企业做大做强(少而强)。

鼓励专业承包企业“做专做精”(多而专)。

鼓励强强联合、兼并重组 、股权置换、混合所 有制改革,推动建企由单一型向综合型发展。

一句话,哪里扶持力度大、地理位置有潜 力(城市群/中心城市) 、营商环境好,哪里就会有大发展!

综合上述几点 ,不难看出未来几年的建筑市场风云变幻,一场持 久的大调整不可避免。

我们建议:

1、特 级企业应该利用综合资质的新政策,向相关领域转型 ;

2 、一 级资质企业努力冲击特 级资质;

3、二级资质企业适时升一 级 ;

4 、三级资质企业努力拓展经营范围 ;

5 、鼓励设计、施工企业按照政策相互申请,走工程总承包发展模式。

能准确找准大势、跟紧潮流的,一 定能够破局重生!安于现状 、不愿改变的,必 然是一点点失去竞争力 、zui终被行业抛弃 !